宝鸡市戏剧家协会成立于1986年1月,是市委宣传部主管、市文联领导并经民政部门登记管理的法人社会团体,受陕西省剧协业务指导与管理。截止2009年8月5日第四届理事会选举产生时共有会员536人(其中省级会员151人,国家级会员48人)。剧协内设四个委员会(创作与理论研究委员会、导演艺术委员会、表演艺术委员会、戏曲音乐委员会),下设两个学会(“西秦腔”研究会和京剧学会),附设两个基地(太白山采风创作基地和斗鸡艺术辅导基地),2007年10月与甘肃天水市剧协联合成立了宝鸡·天水“西秦腔”研究会。
协会坚持“二为”方向和“双百”方针,以团结全市戏剧工作者提高和培养戏剧艺术人才,繁荣戏剧创作,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为宗旨,自成立以来,涌现出了一大批戏剧艺术名家,其中有国家级秦腔代表性传承人吕明发、著名秦腔演员崔惠芳、曹海棠、乔梅英、杜秀霞、吴香琴、魏生义、丁良生等,话剧名家郑蔚、谢晓青、纪向云,王兴国等,豫剧名家张月樵、马佩凤等,著名编剧孙仲迅、王真、霍秉全、罗铁宁、李志鹏、毛广魁、马红岩、汪玉全,张骥、张秋里等,著名导演曾真、黄德恒、姜寿国、胡宝财、张杰民、由二群、陈卫国、赵箭等,著名作曲许仁、宋学斌、毛劳等。历年来创作、演出(摄制播映)了许多有影响的艺术作品,主要有电视连续剧《大秦腔》、《呼啸山乡》,话剧《去年的中秋节》、《又一个黎明》、《红岩魂》,秦腔《悠悠春晖》、《秋鸿传诏》、《生死恨》,豫剧《渡娘桥》、《再生记》,眉户《人间真情》,小戏《九品官上树》、《村长家事》,小品《张三其人》、《怎么了》、《战地浪漫曲》、《美容院的故事》、《寂静的山坡》、《琴声》等。先后组织举办各类秦腔大赛、小戏小品大赛、“红梅奖”戏曲大赛、各类演唱会、校园戏剧比赛、“西秦腔”研讨会等活动30余次,已出版《西秦腔研究》(第一辑)及会员专著《县令张载》、《寸草春晖》、《白天的月亮》等10余部。
宝鸡市戏剧家协会机构沿革
(第一届主席团·1986年1月)
主 席:曾 真
副主席:崔惠芳 曹海棠 谢晓青 毛广魁 胡宝财 魏生义
(第二届主席团·1994年1月)
顾 问:杨 侃 杜国兰 张田来
主 席:谭 风
副 主 席:曹海棠 谢晓青 毛广魁 胡宝财 魏生义 许 仁
姜寿国 丁良生 李艳秋
秘 书 长:杜秀霞
副秘书长:韩民生
(第三届主席团·2001年1月)
顾 问:赵宝润 张永强
名誉主席:谭 风
主 席:李志鹏
副 主 席:姜寿国 胡宝财 许 仁 杜秀霞 李艳秋 白喜成
马宏岩 马云霞 汪玉全
秘 书 长:赵家瑞
副秘书长:张明科
(第四届主席团·2009年8月)
名誉主席:赵周荣 史钧生 谭 风
顾 问:姜寿国 胡宝才 许 仁 杜秀霞 汪玉全 白喜成
李艳秋 赵家瑞
特邀顾问:赵胜利 冯发礼 贾 修 王明时 尚丽军 杨安立
艺术指导:车 华 李 敏 王 炜 徐林会 李克武
主 席:李志鹏
副 主 席:马红岩 马云霞 王建华 白 天 张 望 张秋里
张 骥 邰凯丰 曹豫龙 韩民生
秘 书 长:张秋里(兼)
副秘书长:张明科 杨苍勤 吴 萍 宋文宪 郝振方 侯新斌
|